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关&券商 >> 内容

券商卖方研究遭遇产能过剩危机

时间:2012-8-10 9:07:54

  核心提示:●市场交易规模持续萎缩,卖方研究员人力成本占比不断攀高,导致卖方研究所盈利空间减小。在证券行业遭遇寒冬之际,卖方研究所或将降薪、裁员这些节衣缩食举措进行下去。  ●在各方利益纠缠下,不少卖方研究员不顾...
●市场交易规模持续萎缩,卖方研究员人力成本占比不断攀高,导致卖方研究所盈利空间减小。在证券行业遭遇寒冬之际,卖方研究所或将降薪、裁员这些节衣缩食举措进行下去。

  ●在各方利益纠缠下,不少卖方研究员不顾及观点的对与错,往往会以迎合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各方的需求。这样既不得罪上市公司,又可确保基金公司的利益,而自己还能从中获取分仓收入且赢得买方认可。

  见习记者 张欣然

  牛市时,卖方研究员是众星捧月的“金手指”;熊市时,他们是千夫所指的“算命先生”。

  而当下,他们却陷入证券研究行业产能过剩的危机之中,一场关于“证券行业研究产能过剩”的讨论正向整个卖方研究行业蔓延。

  遭遇寒冬

  时值二级市场低迷,券商研究部门裁员、跳槽之声不断,整个行业陷入低迷。

  过去十年,中国证券研究行业,依托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崛起,规模不断扩大。券商研究所逐渐开始由内向外,由纯粹的成本部门向利润部门转型,以智力研究换取分仓佣金收入为券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然而,在券商研究所快速扩张的当下,卖方研究的业务模式存在高度同质化特点。其中不乏盲目扩张的跟随者,也有不少中小券商是因自身定位不清晰而导致的。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不少券商亟待改革创新。

  “中小券商往往对自身定位不够清晰,在卖方研究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很难从机构分仓中盈利。因此,不少券商在服务差异化中寻求突破。”华南某大型券商研究员说。

  该研究员认为,一些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研发实力较弱的中小券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地域、行业等优势,在研究上精耕细作,当研究条件不能满足“大而全”时,尽力去追求“小而精”,赢得市场公信力成为关键。

  事实上,已有部分券商研究所开始在服务差异化的道路上悄然前行。今年3月,平安证券(微博)研究所将30个细分研究领域精简为16个,结合自身投行优势,加强中小市值公司研究。此外,山西证券(8.19,0.00,0.00%)、华宝证券、德邦证券、兴业证券(10.21,0.00,0.00%)等中小券商利用区域、行业、大股东等优势,在传统研究中已基本形成特色。

  尽管如此,在大大小小券商及咨询公司在卖方研究市场争抢蛋糕时,僧多粥少的格局仍然无法改变。据统计,2011年基金交易所产生的佣金费用达48.87亿元,较2010年的62亿元萎缩约21%。

  面对逐年萎缩的分仓收入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不少资历较老的卖方研究员开始转战买方。“买方工作压力相对轻松,待遇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一位正准备加盟买方研究机构的研究员称,从券商研究到基金研究,再到基金经理或再升至投资总监,已成为不少优秀的卖方研究员的职业发展路径。

  研报质量下降伴随产能过剩

  此前,各家券商为了满足扩张带来的极大胃口,不断扩充“战斗力”,券商开始招兵买马,越来越多来自高校和实业的新人进入者涌入卖方研究市场。

  在此背景下,券商研究员为了让自己的研究报告能脱颖而出,挖空心思在研究中大胆创新,独树一帜,然而常常导致研究报告大失水准。券商卖方研究报告造假、抄袭、摆乌龙、外包、挂名等事件常常发生,更不乏利用“唐诗”、“宋词”、“网络热词”的标题党制造噱头,吸引买方眼球。

  “卖方研究员队伍发展呈年轻化趋势,许多分析师缺乏实战经验,对行业了解不够深入,写报告时,却语不惊人死不休。”某券商人士表示。

  甚至有的卖方研究员在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或券商等各方利益推动下,所写的报告渐渐丧失真实性和研究独立性,令卖方研究公信力大打折扣。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卖方研究市场公布的14305份研究报告中,仅6份报告给予“减持”或“卖出”评级。“给予最低评级不仅会得罪上市公司,往往还会影响基金公司的利益。”某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如果分析师给予上市公司“减持”或“卖出”评级,以后将很难再去上市公司调研。

  事实上,在各方利益纠缠下,不少卖方研究员不顾及观点的对与错,往往会以迎合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各方的需求。这样既不得罪上市公司,又可确保基金公司的利益,而自己还能从中获取分仓收入且赢得买方认可。环环相扣之下,被券商研究员抛之脑后的正是这份职业所需的责任和使命。

  一方面是需求的剧烈扩张,另一方面是供应的瓶颈,卖方研究正面临着行业快速发展后不断积累的问题。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中国市场目前大约有60家机构从事卖方研究,在证券业协会注册的分析师合计2226人。相比之下,华尔街卖方研究机构不到20家。

  “整个行业参与的公司太多,大小券商包括咨询公司都来争抢蛋糕,且每个公司之前也在大规模扩张人员,导致现在证券研究行业人员过剩。”某证券行业研究员称。

  而另一位卖方研究所负责人则认为,目前之所以觉得卖方研究领域产能过剩,是因为市场低迷所致。当市场反弹重回牛市时,针对买方客户的需求、研究报告的发布数量、研究员人数均有上升空间。

  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是,市场交易规模持续萎缩,卖方研究员人力成本占比不断攀高,导致卖方研究所盈利空间减小。在证券行业遭遇寒冬之际,卖方研究所或将节衣缩食、降薪裁员进行下去。这也是当前业界较为关心的话题。

  需要回归研究本质

  在低迷行情下,无论券商是在服务差异化中寻求突破,还是节衣缩食降低经营成本。卖方研究都应该回归专业研究的本质。

  “卖方研究的重点不是股票而是公司,研究股票的工作属于买方投资者。”某私募基金负责人称,卖方研究报告只是基金经理选择投资标的的一种参考,他们看中的是卖方分析师研究数据是否扎实可靠、逻辑是否缜密细致、观察公司的角度和看法是否具有独创性,以及研究员的服务质量。

  “研究员应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研究。”多位买方机构人士表示,不仅要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负责,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负责。尽量保证研究报告的客观公正,既要避免研究报告过于主观又要保证能给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