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内容

业内人士热议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积极关注新基建和ESG领域投资机会

时间:2022-4-25 11:23:34

  核心提示:多位业内人士4月24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上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体现出资管新规落地后产品表现与底层资产关系更加密切,做好投资者教育尤为重要。未来,银行理财应积极关注和研究新...

多位业内人士4月24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上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体现出资管新规落地后产品表现与底层资产关系更加密切,做好投资者教育尤为重要。未来,银行理财应积极关注和研究新基建、ESG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助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净值波动幅度总体有限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4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共321家机构存续有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4%。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94.15%,较去年同期提高21.12个百分点。

  伴随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方法和信息披露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调整,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近段时间以来,多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引发市场关注。

  “受资本市场表现与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一季度有20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这反映出资管新规落地后,产品净值表现与底层资产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可以看到,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了关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相关公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投资者短期情绪、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情况总体可控。从统计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幅度总体有限,涉及的产品数量占比极低,回撤幅度大于5%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全市场只有300多只,占回撤产品总数的2%,占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产品总数不足1%,市场整体表现比较平稳。

  “银行理财公司要继续做好信息披露,将信息及时、完整、便捷地传递给投资者。”成家军强调。

  加强投资者教育

  多位业内人士强调,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做好投资者教育尤为重要。

  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表示,目前资管行业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是缺乏长期投资,在中国的资产管理和理财市场上,投资行为短期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要发挥资管行业在投资者教育方面的作用,有效、生动、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对形成长期投资非常重要。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投资者对风险收益匹配、产品适配、长期持有等理念认可程度有所提高。”尚福林称,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非理性行为,投资者教育需要不断加强,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财富管理理念和观念,在风险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投资,改变以往刚性兑付、保本的观念。

  同时,银行理财公司也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成家军认为,要充分发挥理财资金作为长期资金能够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不追求绝对高收益;要探索通过发行包括股权、股票在内的权益类投资产品,提升理财产品的长期收益率。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截至3月底,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约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1%。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银行理财应发挥投资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认为,银行理财公司要积极发挥投资范围广、模式方式灵活等优势,除了关注传统产业、传统基建的投资机会,也要积极关注和研究绿色能源、新兴科技、新基建、ESG等领域的投资机会,践行责任投资,以多样化的金融供给助力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成家军强调,银行理财公司要积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专业性、灵活性、效率性,把握投资的风口机遇,引导资金进入国民经济关键环节和核心领域,以市场化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银行理财资金在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桥梁作用。银行理财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为稳增长作出理财行业的贡献。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