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内容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货币政策需突出结构性特征靠前发力

时间:2022-2-28 10:47:13

  核心提示: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充足,仍有较大应对空间。货币政策要突出结构性特征,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其中,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区...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充足,仍有较大应对空间。货币政策要突出结构性特征,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其中,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区域均衡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

  他表示,货币政策有望在上半年“充足发力”“靠前发力”,进一步降准降息。预计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将适度放松房地产企业融资条件,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有效缓释相关风险。

  货币政策空间充足

  中国证券报:当前宏观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还有多大?

  丁安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充足、精准、靠前发力,积极助力“稳增长”。总体上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充足,仍有较大的应对空间。具体表现在:

  首先,我国宏观杠杆率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去年全年回落了7.7个百分点,这为宏观政策在“稳杠杆”的总体要求下,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释放了空间,有能力通过支持性的货币信用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促进经济复苏。

  其次,我国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箱空间足够,工具多元。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虽相较之前有所下行,但仍然具备一定的空间;价格型工具方面,相较其它主要经济体,我国利率水平仍处于较高位置,政策利率调整空间充足。

  此外,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日益鲜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普惠小微信贷支持计划、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陆续落地,有助于在支持信贷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为应对通胀高企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从外部对我国货币政策构成一定掣肘。不过,目前人民币汇率仍然居于高位,中美利差处于“合意区间”,我国的货币政策仍有能力实现“以我为主”,实现“稳增长”目标。

  中国证券报:如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功能,更好实现宽信用?

  丁安华:货币政策助力“稳增长”,既不能“大水漫灌”,又需要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这要求货币政策突出结构性特征,既要“充足发力”,更要“精准发力”,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以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组合。

  总量上,货币政策要支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M2与社融增速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在货币政策“稳增长”组合拳下,“宽信用”初显成效,今年1月新增贷款和社融创历史同期新高,但结构上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反映出“三重压力”下市场主体信贷需求不足。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货币政策需要用好政策空间,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效刺激企业和居民的信贷需求。此外,预计央行将通过优化存款利率监管、释放LPR改革红利等措施,引导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加速推动“宽信用”落地。

  结构上,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2.8%;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央行将进一步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滴灌”,尤其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未来相关领域信贷有望维持高增长,利率水平有望下行。

  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证券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货币政策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

  丁安华: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区域均衡是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点领域。

  在普惠金融方面,鼓励银行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帮扶力度,继续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实现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扩面”。

  在科技创新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着重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大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端制造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在绿色经济方面,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在金融机构风险自担的原则上,央行将按贷款本金的一定比例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的前提下帮助经济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双碳”目标。

  在区域均衡方面,引导信贷增长缓慢地区法人银行扩大贷款投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采取帮扶与支撑政策。同时,积极评估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结果,防范出现资金套利空转等行为。

  当前薄弱环节主要是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又是当前可能存在一定风险的薄弱环节。个别房企信用风险仍未彻底出清,土地出让与商品房销售明显转冷,房地产投资增长疲软。预计未来有望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适度放松房地产企业融资条件,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有效缓释相关风险。

  中国证券报:当前货币调控应如何更好处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丁安华:首先,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下,“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很大程度上是统一而非对立的,经济失速下行本身就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在2022年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经济”定调为“稳社会”和“稳政治”的前提,足见其重要性。因此,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宏观调控工具,当前总体上将保持支持性立场,有望在上半年“充足发力”“靠前发力”,进一步降准降息。

  其次,货币政策应总量与结构并举,优先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定向支持经济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避免“大水漫灌”,在“稳增长”的同时兼顾“防风险”。

  再次,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转向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应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动态,有效防范应对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

  总体上看,央行将在着力“稳增长”的同时,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货币政策重要性上升

  中国证券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如何更好协同配合?

  丁安华: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支柱,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首先应在方向上一致,同时保持扩张性立场,通过货币财政“双宽松”应对“三重压力”。

  首先,财政政策将在赤字和支出上保持必要强度,减税降费和“适度超前”开展的基建是目前主要的发力方向。节奏上,今年财政支出将“前置”发力,与去年“后置”的财政支出节奏形成衔接。但受房地产市场风险影响,当前房企拿地意愿不足,土地出让金收入有所下滑,地方政府财政紧平衡压力增加。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的重要性相应上升,需更为积极地通过总量和结构政策支持经济增长。

  其次,货币政策应该积极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理解和把握财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为政府债券发行营造良好的流动性和利率环境,保障重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

  第三,货币政策要注重在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精准提高实体经济金融资源可得性。例如,财政政策可通过专项债支持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项目建设。货币政策则可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扶持相关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兼顾稳投资、调结构、促普惠,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